-
摘要: 隨著 5G 技術、物聯網應用不斷成熟,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從傳統的搭建平臺、開發媒介產品進入新的“傳媒生態鏈”階段。廣電媒體作為重要的傳播媒介,要以智慧傳播技術為動力,以生產優質內容為基礎,通過構建全媒體傳播鏈,打造優質內容鏈,為大眾提供有品位、有內涵的傳媒作品,探索廣電智慧化發展途徑。本文對廣電媒體深度融合趨勢進行解讀,針對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的困境與優勢,提出具體應對建議。
-
[1] 劉孟達 .“互聯網 +”語境下廣電媒體融合轉型的應對策略——以紹興廣播電視為例 [J].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,2016(05):30-32. [2] 夏寧 . 打造適應新型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的組織基因——以湖北廣電借鑒互聯網思維推動組織變革為例 [J]. 新聞戰線,2016(07):87-88. [3] 周逵 . 生態與心態:中國廣電新媒體平臺建設與發展之困——基于對 25 位省級廣電新媒體負責人的訪談 [J]. 新聞記者,2017(03):43-51. [4] 朱鴻軍,張春朗,楊慶國 . 廣電集團新聞客戶端的現實困境與發展邏輯——以“壹深圳”為例 [J]. 新聞與寫作,2017(07):67-70. [5] 吳煒華,高胤豐 .“電視 + 新媒體”深度融合的模式、趨勢與思考——2017 年廣電融媒體發展年度盤點 [J]. 電視研究,2018(03):31-34. [6] 謝新洲,石林 .“上下夾擊”與“中部突圍”:我國地市級融媒體發展研究——基于四市媒體融合發展的實地調研 [J]. 現代傳播(中國傳媒大學學報),2019(12):1-8. [7] 張靜 .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電媒體組織調整的困境及路徑研究——以 J 廣播電視集團為例 [J].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(人文社科版),2019(01):152-157. [8] 朱天,唐嬋 . 對省級黨媒政經類客戶端新聞生產理念與實踐的觀察解析——以“四川觀察”和“川報觀察”為例[J]. 中國出版,2020(04):26-31. -

計量
- 文章訪問數: 66
- HTML全文瀏覽量: 4
- PDF下載量: 2
- 被引次數: 0